标题 | 教育孩子,父亲不可缺席 | ||
---|---|---|---|
时间 | 2016.09.21 | 阅读量 |
牛娃姓名:宋承元,赢在起点仲盛中心
录取学校:逸夫小学,学龄:142节
(以下‘Q’为起点君提问,‘A’为元元爸回答)
Q:您对于孩子学龄前的早期教育,最看重培养什么能力?您是怎样引导的?
A:我们比较注重孩子的专注力、规则意识以及倾听的习惯。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接收到更多有用的信息,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。因此,孩子有话要说的时候,父母要耐心的听,不要随意打断孩子。专注力可从兴趣方面慢慢培养,规则意识则从生活中的卫生生活习惯抓起,在规矩中教给孩子自律。
Q:您的孩子是几岁开始读早教的?您最认可的教学理念/方式是什么?您的孩子在上过早教课程后,最大的进步是什么?
A :孩子是在一岁半的时候参加的早教,当时主要是让孩子熟悉上课流程,学习课堂规范,为幼儿园学习生活做准备。
中班开始报读这里的早教,让我下定决心报读的原因在于这里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,知识的储备量如同往游泳池里注水,可以慢慢增加,可是,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依仗,就好比水管阻塞,池壁漏水,泳池的水只会越积越少,最终无法达到标准。能力早教所担负的就是这种依托和支撑作用。
Q:您觉得您的孩子能成为“牛娃”,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
A:小朋友离真正牛娃还有很大的差距,能够进入徐汇区逸夫小学就读,也是一种幸运的事。纵观这次幼升小全过程,家长对孩子能力的认知和名校办学理念的契合度的判断非常重要,我们家小朋友更适合任务形式的活动类型考核方式,他如果去报考世外、七外这种更注重前期知识储备的学校,成绩可能不尽理想。
考核中,某些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,考核的是观察力、专注力、团队合作和规则意识,这些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多元智能指标。单纯学科类的知识也有涉及,但比重也没有那么明显。孩子能否独立完成一项任务,记住任务的关键细节和步骤,面对挫败能否坦然接受并再接再厉,这些性格与品质也越来越被老师重视,因此,懂得观察、善于倾听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。
Q:您觉得在家庭教育领域,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?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?
A: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,同时也是孩子的榜样。父母的行为习惯、举止言行都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着,甚至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择业和择偶。
教育孩子,需要父母分工合作,有些事情需要爸爸出面,而有时要妈妈把控。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妈妈承担主要教养责任,但爸爸的作用也相当重要,尤其是对于男孩子而言,责任的担当,面对挫折的信心,很多时候都来自爸爸的言传身教。当孩子出现情绪爆发或者逃避任务,更需要父母合力协调,帮孩子尽快调整。
Q:对于今后即将面临幼升小考验的家庭,您最大的建议是什么?
A:平常心对待很重要,并非考不进名校孩子的学业就完了,小学不过是漫漫求学路上的一个起点,孩子的发展并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进入名校而停滞。家长如果能够把升学的压力转嫁在孩子的身上,会造成很大的压力,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一个阻碍。
在选择学校的时候,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孩子的能力及性格是否契合,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。此外,如果有时间的话,最好多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,也可以把孩子学外语的时间适当提前。
本文所述为家长个人观点,由赢在起点整理但未经本人审阅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